爱,成就了心电图学之父

  1860年5月21日,威廉·爱因托芬出生在爪哇(今属印度尼西亚)1个医生家庭,他从小由广东新会人洪妈1手带大,洪妈心地善良,待他视如己出,悉心照料。4岁起,爱因托芬先是跟着洪妈到上海居住了6年,并在中國读小学。后来,又跟洪妈到广东乡下小住半月,两人产生了母子般的深厚感情。然而,就在他上中学的时候,1直陪在他身边慈祥勤劳的洪妈,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。爱因托芬十分悲痛,他暗下决心,毕生研究心脏病学,不让洪妈的悲剧重演。
  
  带着对洪妈的无限怀念,爱因托芬回到了荷兰,进入了以医科闻名于世的乌得勒支大学学医。大学毕业后,爱因托芬来到莱顿大学从事生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他时常想起洪妈,心里始终有件事儿放不下——研究心脏病。为此,他找到了当时荷兰著名的医学家杜德。杜德年事已高,他把自己所有的病理研究资料都给了爱因托芬,并再3叮嘱:“心脏病的研究现在还很不理想,你要大胆走,莫回头!”于是,爱因托芬毅然决然地跑到物理学院去了。1个学医的人,居然去进修物理,周围人都说他不务正业,但学霸的世界,凡人不懂。
  
  原来,那时候德国的科学家发现,青蛙的心脏在搏动的时候产生了电,但这种电流很微弱,变化也很快,1般的电表无法检测出来。爱因托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想,是不是别的动物的心脏在搏动的时候也会产生电流?于是,他又对多种动物进行了实验,发现也有电流。那么,能不能发明1种能够记录人的心脏的电流的设备呢?但要发明1个机器不仅要有医学知识,还要有物理知识。他1想到洪妈的死,马上燃起了斗志,努力学习了电学的系统知识。
  
  1年后,电学基本原理的东风已经具备,爱因托芬开始行动了。他发现以前的仪器对震动很敏感,结果很容易出现误差。于是,他在房间里挖了1个几米深的大坑,把仪器放了进去,但效果也不理想。1901年,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弦线式电流计。1天,莱顿大学附属医院来了1个危重的心脏病患者,医生们束手无策。这时,1贯低调的爱因托芬说:“让我试1试。”他拿出自制的心跳记录仪连接到患者身上。没想到,仪器计量心跳,甚至极轻微的跳动,都测得相当精准。他采用了极细的镀银石英丝做导线,将其悬于两个磁极之间,即使有微弱电流通过,也会发生偏转,其偏转程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。
  
  之后,他又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,心脏在收和缩的时候都会发出,在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电压。于是,用P、Q、R、S、T等字母标出心电图上的各种波,选择在双手与左脚安放电极板,组成3种标准导联。翌年,他又记录到U波。事实证明,心电图机的出现对临床医学有很大的帮助,至今仍沿用。1924年,爱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的产生机制和改进、完善心电图仪,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  
  爱,成就了爱因托芬,他被后人称为心电图学之父。1925年,爱因托芬重回印度尼西亚,看望长眠在那里的洪妈。他告诉洪妈,他终于完成了能诊断夺去她生命的疾病的发明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