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
古人爱登高,登高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1部分。
王维那首《9月9日忆山东兄弟》,是我们非常熟悉的。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1人。”重阳佳节,蟹正肥,菊花正香,风日清和,1家人1边酣饮菊花酒,1边登高望远,澄怀净虑;有时也少不了登高怀远,思念那些还在他乡漂泊的亲人。
高,有时是高台,有时是高楼,有时是高山。但无论哪1种“高”,都将人从世俗的生活中接引出來,让人暂时进入1种澄明的境界,让人忘掉眼前的苟且,而像庄子所言:“与天地精神相往来。”
羊祜镇守荆襄时,他常常登临的,是襄阳的岘山。1次,羊祜登岘山,对同游者说:“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。由来贤者胜士,登此远望,如我与卿者多矣,皆湮灭无闻,使人伤悲!”羊祜的感慨,让人想起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: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这样的感慨,在文人间是普遍的。苏轼《赤壁赋》中,不也有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1粟。”当1个人摆脱了红尘的纷扰,被1楼、1台、1山送到了1个可以让人“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”的所在,他的灵明,就复活了。他就可以看到,在平地无法看到的很多东西,很远很远的东西,很远很远,甚至远到,超越他身处的时空。而这样1种超越,成就了《登幽州台歌》,成就了《赤壁赋》,成就了羊祜在岘山的那1番感慨。
这样看来,登高是古人的1种哲学体操。
人就是这样,在登高中,将个体纳入苍茫的宇宙中去体认,去思考,去摆正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。因宇宙的宏大与永恒,而体认自身的渺小和短暂;也因自身的渺小与短暂,而思考如何与宇宙的宏大与永恒匹配。
这样1种寻求匹配的方式,就有了不同的路径:儒的,道的,释的。
儒的,譬如杜甫。他的《登岳阳楼》,我们都熟悉:“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”登高虽然是1种暌隔,但也无法让他忘怀他苦难的祖国。相反,他的如炬的目光居然穿透苍茫的烟云,看到北方的战乱。登高让他忘掉了“小我”,而将自己的灵魂,融入到祖国的“大我”之间。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这样的登高,是沉甸甸的。那1台,1楼,1山,都仿佛是1架天平,可以掂量出1颗厚重的灵魂,那沉甸甸的分量。
而道与释的登高,则有1种“惊鸿1瞥”般的轻灵与惊艳。
我们看看孟浩然的《夜归鹿门歌》吧。“归”的路,是1步1步向上的路。你从红尘中走来,去向红尘不到的所在。山路如丝带,在山间飘忽,1粒红尘,也就在这缓缓的登高中,开成1朵清净莲花。
我们忘不了1部《庄子》,用的全是俯视的视角,霸气地俯瞰人生。那是大鹏的视角,那是苍天的视角,那是神的视角。人间的所有争霸,在这样的视角里,全变成了蜗角之争。人心的荒芜、野蛮、残忍和可笑可耻,在这样的俯视角中,被暴露无遗。庄子的登高,于是达到了世间无匹的境界: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
而我是多么热爱古人的登高,而我是多么想像古人1样,在滚滚红尘之间,在高楼高处无所不在的大都市,找到1块可以登高的所在,找到1块,可以让心灵小憩片刻的所在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