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陌生的城市买1本书

  最近,读到1段文字,突然就被打动了,心里暖暖的。
  
  文字说是全国人大代表、“拇指作家”马慧娟有1个习惯,每到1个陌生的城市都会买1本书,郑重地写下日期和地点。然后在隐秘的空间写下关于这个城市的1些文字,行人、街景、公交车、远处的灯火、高楼林中悬挂的月亮,以及认识的新老朋友。
  
  在《城市夜行》1文中,作家写了1次夜行的经历,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,要在北京天黑之后1个人出去。地图显示,皮村在两个小时车程之外,就无所顾忌地出去了,然后就坐错了车,手机只剩下百分之3十的电。没有放弃,趁手机有电,给公交卡充了钱,努力记住路线,尽量节省用电,随着人流继续出发了。
  
  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,1路颠簸,到了皮村西口,没到站台,车被车流堵了下来,司机招呼让下车。顺着人流又向前走了1百米左右,就看到了1个高高的楼牌,上面写着——皮村。没有想象的繁华。搜了1下,离村委会还有1公里,没有路灯,连个商铺都没有。可来都来了,只好硬着头皮穿过无人区,最后干脆跑了起来,但又怕招来1只狗,心情那叫1個纠结。但奔着光明而去,总是没错的。
  
  昏暗的灯光,寒冷的夜,1群人在皮村没有暖气的1间屋子里谈论着文学。不得不承认,这种魅力是其他东西给不了的,所以,冷也不怕,远也不怕,就来了。
  
  不难看出,作家的夜行,不是没有目的,而是为了文学。只有热爱文学、看重文学的人,才会如此看重书和文字。也才会每到1个陌生的城市里,都会千方百计地买1本书留着。现在,这样爱书、买书、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,更何况每到1个城市,还要不嫌其沉重地买1本书带着,这1定是1个爱读书、会读书、值得深交的人。
  
  其实,我也有着同样的爱好,每到1个城市,总是想千方百计地买1本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书,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这座城市。因为我到过的城市,往往都是1面之缘,或者路过住1晚,或者最多停留1到两天,不可能有长时间的停留,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停留。因此,对1个城市的了解总是浮浅的,表面的,片面的,要想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,唯有记录着这座城市的书,才能比较全面地讲述有关这个城市的1切。让你即便是离开了之后,也可以继续了解这座城市,用阅读的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。
  
  同时,到1个城市之后,通过参观、接触,或者1些社交活动,总会对1个城市有所感悟,哪怕是随意看到的,或者别人讲解听到的,都会在某1刻,或者某种程度上触动1个人内心的某根隐秘神经,让你有了1些想法和感悟,而要把这些想法和感悟写出来,变成文字,自然离不开与这座城市有关的背景、环境、人文和历史。而与这座城市有关的1切不可能都留存在你的记忆里,当写作需要某方面的内容或者延伸到某些内容时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网上找,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从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书里去找。
  
  在陌生的城市买1本书,对这个城市将不再陌生。因为1本书里有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记录,而这座城市也1定会因为这本书的存在而更精彩、更丰满。也许,作家马慧娟买的书和我买的书有所不同,但有1点却是相同的,那就是这本书1定留存着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信息,或者记忆。现在能做到这1点的人不多,1方面是由于喜欢读纸质书的本来就不多,许多人根本就不会选择买1本书。另1方面,也是由于外出的过程中,买1本书带着,毕竟不是1件简单的事,会让沉重的行李增加不少分量。
  
  有人坚持这么做,努力这么做,就更显得难能和可贵,也更值得尊敬和推崇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