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只公鸡打斗的启示
我读小学的时候,学校会在假期将5、6个同学分为1个学习小组,然后集中到小组长的家里写作业。某日,我们小组的几个同学象往常1样聚集到琴的家里写作业,琴家住的是平房,有1个大院子,院子里种了1些菜,还养了1群鸡。当时,不知是哪位粗心大意的同学,忘记将琴家院子的大门关严,结果琴家的1只大公鸡趁机溜了出去。
我们正写得认真时,忽听院外人声鼎沸,便跑出去看个究竟。只见琴家的那只漂亮的大公鸡与外面1只放养的小公鸡打起来了,1群围观的孩子正在打气加油,观看着这场精彩的“斗鸡”表演。
从外观上看,琴家的那只大公鸡,就象是1个高傲的王子,又红又大的鸡冠,又长又翘的尾巴,还有5颜6色的羽毛闪闪发亮。而那只放养的小公鸡,却是蓬头垢面,象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。小公鸡不仅羽毛残缺不全,而且身高体重不及大公鸡的1半。这只小公鸡的鸡冠上还长着几颗小疙瘩,可能是之前打斗留下的伤痕。
只见那只大公鸡1低头就能轻而易举地啄到小公鸡的鸡冠,而小公鸡却要跳起来才能啄到大公鸡下巴的两片红肉,尽管很吃力,但小公鸡却1点都不畏惧,而且非常勇敢。几个回合之后,小公鸡满脸是血,大公鸡的下巴也开始滴血了。看上去,那只小公鸡的伤势远比大公鸡的严重。于是,大家都在猜测,琴家的大公鸡必胜无疑!但结果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。只见琴家的大公鸡头向后仰了1仰,紧接着“扑嗵”1声倒在地上,然后就是蹬蹬腿气绝身亡了。而那只小公鸡却若无其事地开始找食吃了……
这是童年时记忆深刻的1个片段。其实,大公鸡并没有战败,但为什么会惨死在小公鸡的手里呢?多年来我百思不得其解。现在,我回忆起那只大公鸡的生长环境,似乎找到了答案。
琴家1共养了8、9只鸡,除了这只大公鸡外,其余都是母鸡。这些母鸡平时对待这只公鸡就象对待王子1样,哪个敢去啄公鸡1口呢?也就是说这只大公鸡1直是在宠爱中长大的,从来就没有受过1点委曲。而且,这些鸡平时都是生活在院子里,靠主人供食喂养,它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需要争夺地盘和争夺食物。所以,有1天当它们走出院子的时候,既没有1点竞争能力,也不能承受1点委曲。这不,大公鸡应该是活活被气死的。
由此,我联想起人的心理承受能力。还记得“十年浩劫”吧?有的人承受着游街批斗、劳动改造的屈辱顽强地挺了过来,直到“春回大地”时又见到了“明媚的阳光”。而有的人却承受不了煎熬,甚至生气致病而死。历史上的周瑜不也是在诸葛亮3气之后口吐鲜血而亡的吗?而周瑜的能力并不差啊!
1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?能练就出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?我们从两只公鸡的故事里,是否可以得到1点启示呢?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