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“碎片化”搅乱的生活

  如今,我渐渐发现自己最初的感觉并不完全正确。
  
  起初,我认为智能化可以让生活越来越便利。但现在,我感觉智能化反而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,我们的生活也随之碎片化了。
  
 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变低。举个简单的例子:在过去,打卡只需要用手指在打卡机上1按就行了,而如今,打卡需要打开1个专门的APP。毋庸置疑,使用个人手机打卡的确更加卫生,但奇怪的是,最近这个专门打卡的APP功能越来越多,但其中大部分功能都很鸡肋。
  
  更可怕的是,这个APP竟然增加了社交功能,这让我感到这款软件甚至有些越俎代庖了,而且越来越臃肿的APP占据了许多手机容量。更令人烦恼的是,这款APP还频繁地在后台进行更新,每回点开软件打卡时,由于鸡肋功能太多都得反应半天,登录后找个应用功能也得花费不少时间。所谓的功能多样化简直让这款APP变得稀碎,我们的时间也随之碎片化。
  
  原本以为科技的进步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质量的飞跃,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。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比如,智能手机让人们上个厕所还能刷刷新闻、刷刷朋友圈,这本是好事,后来我发现,因为刷着手机,许多原本上厕所只需要十分钟的人,如今竟要花费半小时。
  
  因为碎片化信息的吸引,大多数人1天到晚都在盯着手机。有1回,我和两位朋友1起去小饭馆里用餐,走进饭馆后,那两位朋友掏出手机安静地坐着,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,就犹如拼桌的食客1般。上菜之后,边吃边刷手机,各吃各饭,吃完饭简单地告别,然后各奔东西,就像萍水相逢的陌生人1样。这让我感觉颇为失落,如此聚会又有什么意义呢,倒不如自己在家里对付1餐得了。
  
  智能化设备看起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但与时间1起被碎片化的还有人们的情感。20年前,手机还没有普及,人们靠着书信、电话保持联系,1年可能就见几次面,但每回老友们相见总是有足够的热情,但如今,智能手机让人们即使面对面也没有好情绪和好耐心了。
  
  然而,我身边有不少的好友对于“碎片化”却颇有好感,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为例,随时随地都能拿起手机接触和学习新的知识点、了解全世界此刻的最新动态,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!
  
  于是,我也尝试着去接纳大数据化时代的碎片化,并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做1些事情。比如,我尝试着用等公交或者坐车的时间去阅读,可是读着读着却发现:今天读1小段,明天又读1小段,这样断断续续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压根儿形成不了1个整体,更成不了体系。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和干扰也很多,可能刚看过的内容,转眼就忘了。
  
  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不可否认,碎片化阅读的确让阅读的成本变低了,但也把知识和记忆碎片化了,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了。没有思考的过程,也就不能理解阅读的意义,甚至开始变得迷茫起来。
  
  当然了,碎片化阅读也不是全然无益,它可以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,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,碎片化阅读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和补充。但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,碎片化阅读似乎只能当作1种消遣,更别提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还难以得到保证。
  
  更糟糕的是,许多软件都喜欢利用大数据来推算个人的喜好或偏好,为使用者量身不间断、持续性地推送类似的新闻或话题。很多时候,明明干着手头的活,却被弹窗推送的信息所干扰,注意力不断被这些碎片化而且没有意义的内容所分散。长此以往,注意力也越来越难以集中,倘若1个不小心,时间可能就被吸走了。
  
  智能设备把时间切割成了碎片,使人们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地做1件事情。碎片化的信息、碎片化的时间……我们的时间被各种碎片化所占据,连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碎片化了。
  
  我突然非常想念小时候的生活,那个时代,哪怕只有几颗弹珠,也可以开心地玩上1整天。到了现在,就是拿着自己儿时最梦寐以求的连环画,却也没有耐心看完两页。我才發现:原来能专注于1件事是多么快乐的事啊。
  
  我不能让碎片化搅乱自己的生活,我只想专心致志地阅读完1本书,用心地做1顿晚餐,抑或是无快进、安静地看完1部电影……
  
  于是,我打开手机,把许多没有多大用处的APP卸载了。只需要保留几个必备的APP就好了,不是吗?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