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饿的人
这家伙从出生起,就吃不饱,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。每逢开饭,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,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,1边哭,1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,抢得双泪长流。
那是1960年的春天,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。草根、树皮、房檐上的草。有1次学校拖来了1车好煤,他拿起1块就放在嘴里嚼,同学们也跟着1起嚼,都说越嚼越香。1上课,老师在黑板上写,他们就在下边嚼煤,咯咯嘣嘣1片响,全都1嘴乌黑。
1976年,他当了兵,从此和饥饿道了别。从新兵连分到新单位时,精粉的小馒头,他1次就吃了8个,肚子里还有空,但不好意思再吃了。炊事员对食堂管理员说:“坏了,来了大肚汉了。”
后来,日子好过了,1上宴席,他却仍是迫不及待地,生怕捞不到似地吃。好多朋友攻击他,说他吃起饭来奋不顾身,埋头苦干,好像狼1样。
他1次1次牢牢记着,少吃,慢吃,吃时嘴巴不响,眼光不恶,夹菜时只夹1根菜或1根豆芽,像小鸟1样。他也想痛改前非,但1见到好吃的,立刻便恢复原样。每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鳄鱼1边吞食1边流泪的可恶样子,马上就联想到自己。
当然,仅仅有饥饿的体验,并不1定就能成为作家,他能成为1个作家,是因为有个“右派”大学生说他认识1个作家,写了1本书,得了成千上万的稿费。听说作家每天吃3顿饺子,而且还是肥肉馅儿的,咬1口,那些肥油就地往外冒。
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贵到每天都可以吃3顿饺子的人,但大学生用蔑视的口吻对他说:人家是作家!懂不懂?作家!
从此,他就知道了,只要当了作家,就可以每天吃3次饺子,而且是肥肉馅儿。那时,他就下定了决心,长大后1定要当1个作家。
他,就是著名作家莫言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