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“澡堂精神”吗
我喜欢听相声。
曾在1个暴雨天走进1家相声会馆。那天上座率很低,十几排的座位,前两排都没坐满。
那天的第1个节目,逗哏是位老先生,他看到人很少,微笑着说:“大家不要担心,不要担心人少我们不认真讲,做演员就好比是开澡堂的,不管来的是1个人还是1群人,都会是满满1池子水。”
老先生还解释了1下,为啥说都是1满池水呢?因为对澡堂老板而言,不能说来1个人就只放半池水,水只到膝盖洗不了。也不能说,来1群人就放1池多水,溢出来也不行。
接下来的表演,的确没有让人失望,紧凑的两个小时里笑声不断,5组相声演员个个口吐莲花,或幽默或犀利,手机那么好玩,我都全程懒得碰。
听过很多优美的比喻句,把人比作花草树木、季节天气,偏偏这个开澡堂的“俗气”比喻,让我难忘又欢喜。
反思过去的种种,觉得自己不太具备这种澡堂精神,甚至有时还会不理解他人的澡堂精神。
因为写作的缘故,我陆续认识了1些电台主播。
主播们会在自己的网络电台读我的文章,每次有主播来征询同意,我都会欣然答应,因为很多人不打招呼就念了甚至不署名,能联系我的,都是尊重作者的。
他们当中,有听众很多的知名主播,也有自娱自乐的小主播。
其中1位主播,是个在校大男孩,做事不知该说认真还是执拗,他读完文章发布前,1定要先发给我听,问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,不满意的话他可以重新录制1遍。
刚开始我被他的细致打动,会抽出时间来听完并反馈,反馈完,他会再次录制,并再次发给我。
到了第2次,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,1段录音,问候加音乐加文章,时长几乎是半个小时,我得为这半个小时,停下手头所有的事情。而且,反馈后的录音还得听1次,这么1来2去的,1个小时就没了。
我去看过他的网络电台,收听人数只有几十,那时候我感觉,这点儿听众,不至于让他认真成这样。于是,并没有点开音频的我,等待了1些时间后,直接回复了他:“挺好的,没有什么要改的地方。”
第3次我依旧是这么做的,他大概是察觉出了我的敷衍,之后的日子里,渐渐地不再“麻烦”我了。
后来想想,觉得自己做得不太妥当。我可以因为忙碌而无暇听他的录音,可以直接跟他说我忙,但是不能因为他的听众太少而不想听他的录音,且谎称自己听过了。
明明别人做到了“澡堂精神”,对几十个听众,拿出了对几十万听众的热情,而我却拘泥着他的规模,认为他过度认真。
很久没联系,甚至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,他这两年大概要参加工作了吧。不知那股子认真劲头还在不在,也许偶尔会被不理解甚至被周围人讨厌,但守住了的话,是宝藏啊。
不仅演员和主播,许多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这样吧,面对受众、面对顾客、面对学生……无论是1个人还是1群人,态度应该是1样认真的。
不能人少就敷衍,人多就谄媚,毕竟在对方眼中,你面对多少人跟他无關,他面对的只是你,你的态度,跟他息息相关。
只有备好满池的水,才能对外应付自如,对内问心无愧,这就是澡堂精神吧。
城市里有那么多澡堂,好不容易客人走进了你这家,你不能说“你等等我,等我把空池子放满水”,没有人愿意等的,他们会出门选择另外1家。
另1家可能比你装修差,地段也没你好,但你只能输得心服口服,因为你在起身放水的时候,另1家已经准备好了。
希望你能保持满满1池水的热情,门可罗雀时不沮丧,高朋满座时不狂妄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