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冷水泼到你的头顶
刘墉是华人世界的著名作家和画家。但您可能不知道,不论是写作,还是绘画,在他刚刚起步的时候,都曾经被人兜头浇下1盆冷水。
刘墉上小学的时候,因为演广播剧,有1天他试着写了个剧本,很得意地拿给老师看,哪知道老师才看1眼就说:“你写坐火车去阳明山?阳明山根本没有火车,你乱写!”他当时好伤心,但是继续写,由剧本写到散文,写到小说,写到今天。他刚上高中时,学国画,总是临摹老师的画稿。但他有自己的想法,就自己创作。他的母亲看了说:“你画得不好看,还是临摹老师的吧!”当时他听了很伤心,但是坚持自己画自己的,没多久就得了1次美展的大奖,评审说他画得不凡。刘墉30岁的时候,写了1本寓言故事,正好有文坛的朋友来,就拿给他看。他读了几篇说:“你拔过1种叫麦门冬的植物吗?会拔的人1次可以从土里拔起1大串,不会拔的只能拔出几棵。你这些文章就像拔麦门冬,拔了,但是不多。”刘墉很懊恼,太太安慰他:“你已经是名作家,他远不及你,只是酸葡萄作用,何必听他的?”但是刘墉说他讲得有理,于是全部重写。
任何人前进的道路上,都不免有类似的经历,别人戳戳点点、说3道4,这时怎么办?是因此动摇自己的信念,改弦更张,还是全当耳旁风?都不对。我想正确积极健康的意见必须听取,并及时修正自己。找到了自己的梦想,就别轻易放弃。要让别人的冷水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养料,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,1个人的時间花在哪里,成就就在哪里。
1个木匠的儿子,却狂热地喜爱诗歌。他的第1本诗集印了1000册,很可惜,1本都没卖掉。他只好把诗集送了人。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美国诗人郎费多、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,对这本小册子不屑1顾,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。因为在这些人的眼中,1个木匠的儿子,根本就不配写诗。冷落和责骂像寒冬的北风1样袭来,他的心顿时成了冰块。就在他绝望的时候,意外地收到了1位诗人的回信,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赏:“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。”这真诚的赞誉,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见了希望的曙光,从此,他坚定了写诗的信念。多年以后,他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。他唯1的诗集也成为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。他就是惠特曼,那部享誉世界的诗集叫《草叶集》。那位当年写信对他给予赞美和鼓励的诗人,乃是当时英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。每个人的心中都需要1盏灯,来指引他前行。当惠特曼的内心处于黑暗中的时候,是爱默生的赏识点亮了惠特曼的心房,让惠特曼迸发了更加狂热的创作激情。
从小时候开始,蔡伟就对中国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。高1开始,蔡伟的语言天赋就出类拔萃,语文老师遇到生僻字也会向他请教。高2时,蔡伟在《文史》上偶然看到裘锡圭教授的1篇论文,从此被研究古文字的学科——“小学”所深深吸引。可是,由于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,蔡伟没有越过高考这关,高中毕业后,他成了1家胶管厂的工人。由于胶管厂经济效益不好,3年后蔡伟下岗了,他先是在1家商场门口摆摊维持生计,之后又蹬起了3轮车。对于物质生活蔡伟没有太高的要求,工作之余他将古文字研究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。凡是业余时间,蔡伟都泡在锦州市图书馆里,读古代经典。有些人对蔡伟的行为很不理解,觉得他有点傻,“1个摆地摊、蹬3轮的,还要抽时间看书”“饭都吃不饱了,还有工夫看闲书”。但对于蔡伟而言,研究古文字带给他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。蔡伟没有被冷水泼倒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09年4月,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与另外两名著名学者联名写了1封推荐信,连同复旦大学的申请1起送到了教育部,请求特批只有高中文凭的38岁的3轮车夫蔡伟考博士,申请很快就得到了许可,已经坚持自学20年的蔡伟终于获得了考博的机会并最终顺利通过了考试。
黄山的松树生长在石隙山缝里,被风霜摧残,因为境遇不好,才长得奇伟至美,人们游黄山时才认识了它。若它长在山下,地肥水美,其虬曲的树枝便伸直了,所有天然的美也就消失了,它就成为1般的松树。所以,我们不要因境遇不好而伤心消极。人有1方面的缺陷,必有另1方面的成就。1旦被挖掘,必然光芒4射。本站声明: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